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张雄艺术网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新闻 > 展览新闻 > 正文

非遗“飞入皇家殿”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6-11-30 来源:中国艺术报

摘要: 此次“飞入”太庙“皇家殿”的“农家宴”展览,是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总工会、中央美院主办,展示了国家级非遗大师、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以及中央美院师生共90余位创作者的剪纸、木雕、玉雕、漆器、珐琅、...

       原标题:当大学与非遗相遇

  在天堂(杜鹃木)  萧立


    在天堂(杜鹃木)  萧立


   金漆透丝雕刻三件套喜连贺祝(缅甸酸枝)  邓志文


       金漆透丝雕刻三件套喜连贺祝(缅甸酸枝)  邓志文


  “昔日农家宴,飞入皇家殿。 ”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在近日于北京太庙艺术馆举办的“大学与非遗” ——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创作展上如是评论。此次“飞入”太庙“皇家殿”的“农家宴”展览,是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总工会、中央美院主办,展示了国家级非遗大师、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以及中央美院师生共90余位创作者的剪纸、木雕、玉雕、漆器、珐琅、民居营造、竹编、刺绣8个非遗门类的240余件作品。


  展览中既有国家级非遗大师的高水准精品,又有中青年非遗传承人充满活力的传承与尝试;既有来自社区的百工传统技艺,又有学院师生们源自文化遗产灵感的艺术创作;既呈现了各非遗门类精湛的传统技艺与优秀的原生传统,也体现了新时代多元的创新精神。正如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所言,此次在太庙艺术馆展出这份从研修到创作的成果,在古老的皇家宗庙展示活态的传统技艺,无疑是对深厚的“百工传统”的朝礼,也是向伟大的“工匠精神”的致敬。


  2015年初,文化部决定实施振兴传统手工艺的中青年传承人培训项目,委托中央美院开展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这也是国家首次尝试将非遗传承人请入高校,与专家老师们共同探讨民族技艺与民族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传承和发展问题。继全国首届研修试点工作以来,中央美院已成功举办4期。


       “中国有33个民族有剪纸传统,我们要做的工作是把传统剪纸类型和内容保护下来,并在题材内容上有所创新。 ”乔晓光说。吉林长白山满族剪纸传承人王宏硕的《人参娃娃的传说》人物形象是白色的,“白是满族的正色,白山黑水是吉祥的,这在其他民族的剪纸中完全看不到。 ”内蒙古鄂尔多斯剪纸传承人乌敦珠拉找人帮她画徐悲鸿式的马,因为对自己的画稿不自信;老师们鼓励她用自己的语言和方法表现自己的民族文化,就有了剪纸作品《敖包节》 。“这些传承人的技艺没有问题,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给他们田野考察和研究本民族民间文化的方法。 ”乔晓光介绍。


  据介绍, 4期研修班均包括文化遗产通识课、非遗互动、艺术实践、创意创作、展览研讨五大模块,以及前两期的结业展览和教学研讨会;研修班提出了“知情、知艺、知辩”的教学宗旨以及“常态化、互动化、职业化”的培训理念,涉及8个非遗门类,共有来自汉族、蒙古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回族、布依族、藏族的98位中青年传承人参与研修。“传承人作为生活的个体,创新是其个人的文化权利;在当下,创新更是在为非遗传承的可持续性寻找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方式,它的实质是在探索传统精神如何更长久地传递下去。对于那些多民族的节日习俗文化和礼俗文化,传承的发展需要由民间社区民众的文化选择决定;而对那些依托于商业流通领域和日常生活实用价值的手工艺,创造性传承可能更多地来自于社区新生活的需求以及个体传承人艺术才能的发挥。 ”乔晓光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个重要课题,事关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永续,也事关当代文化生态的重构和社会文化理想的重建。范迪安表示,作为高等美术教育的重镇,中央美院较早建立了以视觉艺术为主的文化遗产教学与研究机构,开启学术研究。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等方面已经建构出具有艺术学特色的专业体系,形成了将田野调查与源流研究、课程教学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国际交流中得到各国同仁的肯定与认可。


       “在中央美院培训期间,我们把平时所学的手上功夫,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在和老师同学的相互交流中,拓展了我们的眼界,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 ”江西东固传统造像传承人刘节旺说。福州脱胎漆艺传承人王翊说,漆器组的导师赵斌为传承人们上了系列国内外漆艺发展现状及漆工艺专业课程,还特别安排了漆器与产品、产业设计等相关设计类课程,开拓了眼界,增长了学识。雕漆技艺传承人李志刚在经过培训后,创作了“剔红鸿福官帽椅” ,“我用3 D打印技术制作了作品的胎,用漆艺和现代材料来完成这件作品——新材料、新观点的介入,可以让古老的漆艺融合碰撞当代生活。 ”


  大学与社区非遗传承的关联与互动是亚太地区高校已经开始的社会实践课题,更是中国非遗可持续传承中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传承模式。“如果没有乡村了,博物馆又装不下,我们可不可以像美国、日本、北欧一样,把非遗传承人请进学院来,开课、开工作室,发展成学科?让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费重镇’ 。 ”乔晓光说。


  大学代表着主流文化的知识体系,也代表了一个国家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领域上的认知、研究与创造的能力。大学作为青年群体的集聚地,对本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以及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方面的基础研究与专业实践能力也代表着国家文化遗产的未来。“乡村是大学,我在其中学了很多专业。可以说不了解乡村和乡村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无法了解中国。 ”乔晓光说。


(责任编辑:晓兰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
合作机构: